跳至内容
首页
总决赛通知
新闻公告
大赛概况
文件下载
关于实验室
往届回顾
第五届
第四届
第三届
我的项目
登录
注册
活动介绍
活动议程
参会指南
参赛项目
关于成果展
联系方式
首页
/
电子病历评级成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北京建统一临床研究信息平台
宏观
12部门重磅发布:推广智慧理疗,推动AI产品进入临床试验
近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促进健康消费发展的具体行动举措。《方案》提到,加快智慧理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医保电子处方应用,推动电子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顺畅流转。(中国政府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拟推荐202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候选项目公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拟推荐“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等12个候选项目申报202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4月16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于2025年4月16日前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反映。联系电话:010-68791651(
国家卫生健康委)
地方
北京将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提出32项工作举措,加速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面向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方向,支持不少于10个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北京市医保局)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的通知
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临床试验效率。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0周以内,多中心试验项目伦理审查互认率提高至90%以上。加快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临床试验医企供需在线对接。实现临床研究联合体在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覆盖,依托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受试者招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深圳全链条支持医药医疗器械发展
4月7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聚焦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企业出海、人才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等9大方面,提出32条具体措施,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港合作等优势,推动深圳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深圳市发改委)
苏州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4月7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苏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事项。《行动计划》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核心部组件、关键共性技术三个发展方向,明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8项具体任务,提出到2027年,重点培养3家以上拥有整机商业化量产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支撑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成为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区和示范应用样板城市。(苏州日报)
北京信创工委会卫生健康行业工作组正式成立
4月8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华北(北京)赛区评审启动仪式暨卫生健康行业信创工作组成立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与工作组发起单位的代表一起参加了工作组成立仪式。来自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基础软硬件及应用软件企业、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医疗信息化媒体等20多家单位(名单附后)共同见证工作组成立仪式,并现场获颁核心成员单位证书。(HIT专家网 )
北京市建统一临床研究信息平台
4月8日,北京市卫健委介绍,去年北京市临床试验启动用时(中位数)为24.9周,同比缩短7.7周。今年,北京市将建立统一的临床研究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重点环节效率。北京市大力开展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优化临床试验启动流程,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流程临床试验效率监测体系。去年,北京市临床试验启动用时(中位数)为24.9周,同比缩短7.7周。今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伦理审查互认率,建立统一的临床研究信息平台,持续提高临床试验供需对接效率。
医院
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咨询评估门诊开诊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宣布正式开通脑机接口咨询评估门诊,时间为每周三上午。这是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咨询评估门诊,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转化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脑机接口与混合智能研究团队)
医院部署AI Agent要了解这五大核心问题
在今年的CES上,英伟达CEO黄仁勋首次系统性展示了AI Agents的商业全景图,宣称今年将是部署AI Agent的关键一年。但什么是AI Agent?它们如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下面是关于医疗健康领域AI Agent的五个核心问题,包括它们与前几代AI工具的区别、具体的医疗健康用例,以及阻碍其更广泛应用的障碍。(大健康派)
产业
联影重磅推出“元智”医疗大模型及10余款医疗智能体
4月9日,联影医疗重磅发布了“元智”医疗大模型,并同步推出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据介绍,“元智”医疗大模型(简称:uAI NEXUS)不仅吸收了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长文本方面的最新进展,还通过垂域专精、私域知识微调,实现医疗场景的深度适配,并通过整合不同模态大模型的能力,可根据不同医疗场景需求孕育出自进化、多模态、自适应的医疗智能体。(国际金融报)
合作
“医新苑”是智慧医疗创新大赛承办方,同时负责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业务运营,开展智慧医疗领域标准制订、咨询规划、产品技术评测、项目验收、会议/活动策划和执行等业务,拥有丰富的智慧医疗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资源。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返回顶部